謝謝各位會員的支持,讓泰和有機會為學會服務。我和周產期醫學會的初次接觸是在民國83年參加由學會主辦的亞大周產期醫學會,並且在會中以英文報告一篇有關子癲前症的研究,隨後在民國86年加入周產期醫學會。這二十幾年來,從參加學會活動的新人,進一步參與周產期白皮書有關台灣剖腹產及子癲前症的撰寫、多次獲得周產期醫學會優秀論文獎,也曾擔任副秘書長、秘書長、會訊主編、發言人,以及理監事,這經歷的種種,讓我對學會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天承接擔任第十七屆理事長,更是戰戰兢兢,責任更加重大。泰和和副理事長施景中、秘書長詹德富和會訊主編葉長青,會儘力發展會務、服務會員,讓學會成為國內母胎醫學的領頭羊,也為國內孕產婦和胎兒健康貢獻一份心力 。值此歲末之際,先預祝各位新年事事順心如意!
理事長的話
-
第17屆理事長 - 洪泰和
-
第16屆理事長 - 王鵬惠
謝謝所有會員的鼓勵與支持,在107年12月2日的台灣周產期醫學會一年一度的年會中,完成第十六屆理監事的選舉,當天也順利選出15位理事及候補理事5位,5位監事及候補監事2位。接著於12月8日召開第十六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會中先選出常務監事,由秉坤婦幼醫院院長洪秉坤醫師擔任,接下來選出常務理事。最後獲得大家的推舉,晚當選了理事長一職,當下也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詹德富主任來擔任副理事長一職,同時也得到所有理監事的同意,邀請台北長庚醫院的婦產學科主任,洪泰和醫師擔任秘書長。學會所成立多個委員會也在108年的第二次理監事會議中,成功的完成人員聘任。也謝謝秘書吳敏智小姐在這段交接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協助。
首先,先恭喜所有的當選理監事,這是無比的光榮,但這也是所有會員給我們的責任,所以接下來的兩年任期中,晚與所有的理監事以及秘書長及各個委員會,必將貢獻所長,提供會員更多的教育課程,也暢通交流的管道,共同為我們的婦女同胞以及胎兒做更好的醫療照顧。也請吳秘書任重道遠,繼續幫忙。
台日韓的交流,以及亞太周產期醫學會,是本會非常重要的資產,在很多前輩醫師的播種,耕耘,所得到優秀的成果。所以為了維持這麼棒的國際合作,特別組成台日韓工作小組(委員會),由李建南顧問,詹副理事長,晚鵬惠及一些年輕夥伴,如馬偕陳震宇,北榮葉長青等醫師來組成,期待能持續傳承,也鼓勵所有會員參與。
最後,晚鵬惠在此跟前輩們,同儕以及後學拜個晚年。也請大家工作之餘,不忘自己的健康以及家庭的照顧,也恭祝各位,事事如意,萬事順心、平安喜樂! -
第15屆理事長 - 陳治平
各位會員前輩、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謝所有會員前輩和朋友支持,讓我有機會為各位服務。
為了加強會員服務提升學術交流,會訊未來將每二個月出刊一次,內容將包含各產科領域,像高危險妊娠,產前診斷,周產期感染,產科急症,產科出血,產科新知等。除了郵寄外,會員也可直接由學會網站下載PDF檔,希望未來可聚集彙編成冊,提供會員參考。
為了更有效率,也配合環保節省資源,學會目前規劃未來會員證書均可直接由學會網站下載列印。彩色或黑白均可,不但方便,也容易保存。
2016亞太周產期醫學會圓滿落幕,相信大家均有豐盛收穫,也祝賀李建南教授代表台灣接任亞太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今年學會活動除年會及各地區護理人員高危險妊娠研討會外,學會今年也將配合政府周產期防疫政策於全省分區辦理研討會,並針對會員需求辦理產科新知研討會,內容值得大家期待。
今年起特別邀請對會訊非常有經驗又長期付出的蘇河仰醫師繼王鵬惠教授之後擔任會訊主編,希望大家給予支持鼓勵,也非常感謝王鵬惠教授過去的辛勞。 敬祝大家,
平安喜樂! -
第14屆理事長 - 徐明洸
這屆兩年的理事長任期在各位先進的協助之下,終於順利完成了。
這一屆感謝我們前輩的鼓勵,會員的努力,以及相關工作夥伴的盡力,我們舉辦了六回(北、中、南各一場)的醫學新知研討會,參加人數超過三千人次,其中一回更是醫師、護理師研討同時舉行,所以也算是可以滿足我們會員的求知慾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時我們也加強了孕期流感疫苗注射及產後子宮頸癌疫苗注射的研討內容。
去年年會邀請了多位來自歐美及日韓的專家學者,如: 來自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Prof. Ravi Thadhani講述preeclampsia的治療新況,來自UCLA的Prof. Hsian-Rong Tseng曾憲榮講述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Fetal Nucleated Cells (CFNCs)。還有香港中文大學蔡光偉及廣州大學陳敦金教授等,介紹NIPT及肝炎防治。同時也有多位國內外學者參與演講。
今年年會適逢亞太周產期醫學會在台北舉行,所以合併舉辦。此次有多國專家學者蒞會,研討題目多元且廣泛,同時也有台日韓三國的合併研討會,在此殷切歡迎大家踴躍一起前來研討。
在此感謝王鵬惠及蘇河仰兩位主編的協助,讓會刊可以用主題式的方式出刊。由於邀稿的困難度高,編輯不易,所以在此感謝他們的努力。也感謝所有協助會務順利進展的委員會及相關成員,及學會秘書Micky。
一年一度的聖誕佳節即將來臨,新的年度即將開始,期待新的團隊會有更佳的表現。
謝謝各位。在此敬祝 大家: 身體健康 事業順利。
2016.12.4
一轉眼又是ㄧ個年頭。
這一年真要感謝我們所有會員們的支持。今年前三季,每季我們都在北中南三地各辦理一場醫學新知研習會,會員參予還滿踴躍,每一個round大約都有200位左右的會員參加,會中討論也很正向,所以在此要為所有會員的專業素養致上最高的敬意。
我們周產期醫學會計畫以主題方式出刊的會訊,在兩位主編的努力下,應該陸續會再出刊。這次以影響產婦生命威脅最鉅的『羊水栓塞』起頭,希望能引發更多的迴響。
今年年會我們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外賓演講。近年非侵入性胎兒三套體檢測已非常流行,但是準確度如何?可信度該如何參考?我們請香港中文大學的團隊成員蔡光偉(Richard Choy)教授現身說法。另外在UCLA曾憲榮(Hsian-Rong Tseng)教授的研究團隊精研母血中的胎兒細胞擷取技術,以便完成fetal cell whole genome study,這也可能成為未來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診斷」的好方法。
目前我們已經有在運用PlGF/sFlt-1檢測值來評估preeclampsia的發生風險,可是實務上該如何應用它來幫助我們做臨床處理呢?我們請到哈佛醫學院原創團隊的leader Ravi Thadhani教授來做原汁原味的說明,相信有興趣的會員,千萬不要錯過。此外,催生引產labor induction是處理高危險妊娠的必要手續,那麼近年來有甚麼新的進展呢?我們也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母胎兒醫學專家勞子僖(Terence Tzu-Hsi Lao)教授來分享心得。
七月份因為MERS疫情發燒,所以在首爾舉辦的台日韓周產期學術研討會因此取消,為免遺珠之憾,我們特邀請韓國母胎兒醫學會副理事長Yoon-Ha Kim教授來台並演講氧化基與早產及早期破水的議題。另外,台灣在B肝垂直傳染方面的成效,是領導世界的。所以我們這次也邀請台大小兒科陳慧玲教授,講解近年來的成果及未來策略。同時感謝李建南教授協助邀請廣州醫科大學的陳敦金教授來分享他們在B肝防治方面的成效及心得。最後我們邀請三位今年優秀論文得獎主,一起來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請各位給予他們熱情的鼓勵。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Best practice in perinatal medicine」,相信各位先進前輩,前來蒞臨指導,一定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在此敬祝各位行醫平安,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
第13屆理事長 - 蔡明松
感謝各位會員及理監事的支持與鼓勵,明松於12月21日順利當選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第13屆理事長,讓我有機會在未來兩年任內竭盡所能地為大家奉獻與服務,除了深感責任重大之外亦覺得無比的榮幸。本會在第一屆陳炯霖教授創會以來,經陳皙堯、謝豐舟、謝燦堂、楊勉力等教授的努力下已有許多建樹,並在國際母胎醫學領域中成為台灣之學術團體的代表。本會人才輩出,不管在高危險妊娠、產前超音波診斷、產前細胞遺傳與分子遺傳、與產科相關的幹細胞領域等方面,皆有相當多個人傑出的國際性論文發表,雖然如此在國際性的舞台上皆只是零星的亮點,台灣在母胎醫學的領域仍未有獨特卓越的成果實在可惜,但是我們不可妄自菲薄而一昧地跟隨他人的腳步,應該組成各個次領域的專家小組凝聚共識,以我們多年來健保局資料庫中去蒐集並分析各個高危險妊娠的照護品質,才能得知目前台灣本土的現況以作為提升產科照護品質之依據。透過這樣的專家小組的共識平台進而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去發展具有台灣特色的醫療與研究。多年來透過台日周產期醫學會之交流,以及近兩年來擴展成台日韓周產期醫學會甚至與中國方面的交流,都是有助於會員將來在亞太周產期醫學會或國際母胎醫學會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讓本會的成果成為世界各國矚目的焦點。
本會是一個專業的學術團體,提供了一個引進產科醫學新知、臨床經驗分享與學術交流的優質平台,擔負著提升台灣產科照護品質與會員再教育之重責大任。雖然已有20多年的歷史,經由此次的理監事選舉得知制度面尚有些問題存在,為了杜絕個人化主導學會並減少未來可能的爭議與衝突,我們新團隊的首要工作就是修訂章程及更明確地訂定各委員會的職責與任務,一切以維護會員權益為優先考量並兼顧區域平衡,讓我們學會的運作能夠更趨於和諧與建全,才能夠吸引全台灣各地的產科人才為學會打拼,以期能世代交替,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本會才能夠更加進步更茁壯。
目前台灣產科的最大困境是工時長、給付偏低、家庭生活品質極差,無法吸引醫學生加入這個行業。雖然衛生署已通過生育事故救濟給付,且目前醫師去刑化及產科醫師指定費正在醞釀之中,似乎有露出一點曙光,本會應該要更積極地與母會合作,與健保局爭取較佳的產科給付,如二代產檢的各項給付、次數和項目的增加以及待產過程中的醫師費等…希望營造出一個較合理的產科工作環境進而解決產科醫師年齡老化的問題。
最後敬祝大家新年快樂! 未來一年順心如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闔家平安。 -
第12屆理事長 - 張峰銘
公元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晚上,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第十二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假台北喜來登飯店召開,順利選出第十二屆常務理事、常務監事、理事長、副理事長及秘書長人選。雖然室外酷寒,氣溫超低,然而卻阻擋不了新任理監事的熱忱,從北中南高四面八方準時抵達,熱烈貢獻寶貴的意見,凝聚共識,開始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嶄新的一頁。
弟也不才,何能何德,被推選為周產期醫學會第十二屆理事長。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誠惶誠恐,憂心忡忡。幸賴新任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理監事以及諸位資詢顧問、學界前輩的鼓勵,尤其來自眾多會員的熱烈支持,弟只有竭盡心智,全力以赴。
報載: 內政部統計,推估去年(2010)出生總數很難突破十六萬五千人。去年適逢虎年,前年2009年(牛年)又逢孤鸞年,讓去年出生數大幅下降。縱觀歷年趨勢,內政部戶政司統計總出生數1983年跌破四十萬人(383,439人)、1998年破三十萬(271,450人),2008年破二十萬(198,733人),2009年尚維持十九萬(191,310人),去年又驟減至十六萬五千人,今年(2011)出生數的回升,是否恐怕春夢一場?
但是事實果真如內政部推估,如此悲觀暗淡?百年元旦「出生潮」,父母家屬喜洋洋。元旦寶寶哇哇大哭的喜悅之聲,自北中南高四面八方的產房響徹雲霄。報載: 全台各地醫院診所產房裡,滿是新生兒的哭聲,「很久很久,沒有這麼多嬰兒一起哭了」,護理人員說。看著寶寶的父母,眼裡滿是喜悅。各地產科名醫的大名,多是本會會員,同日出現於報章媒體之上。台北市加碼「助你好孕」,提供今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新生兒,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於各戶政事務所申報出生時直接發放,以感謝並慰勞新生兒母親生育之辛勞。各地政府也提出優惠政策,危機就是轉機。
無獨有偶,喜上加喜,全台湧現元旦「結婚潮」,讓戶政事務所人員忙翻天,飯店禮堂教會都擠爆。內政部統計:百年元旦,一天之內,高達6,827對結婚,創下單日最高紀錄。此外,為了解全年結婚對數增減情況,內政部透過中央戶政資訊系統統計,2010年(虎年)全國結婚對數13萬9059對,相較於2009年(牛年)全國結婚對數11萬7099對,增加2萬1960對。去年播種,今年收成,誰曰不宜?
各位會員、各位先進、各位前輩、各位朋友: 今年運勢如何,敬請拭目以待。以目前種種情報趨勢分析: 雖然出生數上破二十萬未可知,但是華人習俗相信「百年好合」,諸事皆宜;宜室宜家,多子多孫。今年盛況,應為可期。謹於元旦之際,恭賀各位會員,今年業務蒸蒸日上,財源廣進,身體健康,精神愉悅,平安喜樂,心想事成,從歲首到年終,好運一路相隨。
2011.1.1寫於成功大學 -
第11屆理事長 - 許德耀
感謝各位會員以及前輩老師的厚愛與提攜,在本會成立二十年後,推舉本人接任第十一屆理事長職務。雖然101大樓的煙火剛熱鬧地送走了2008年---一個金融崩潰、經濟蕭條開始的年代---面對目前社會不安、經濟景氣不佳,未來兩年,本人以及整個學會將會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期望大家以清貧致福的心境支持學會,讓我們周產期醫學會在各方面有更好的服務、收穫與表現!
承先啟後是個人及團體繼續走下去的任務,感謝各位會員、先進以及歷任理事長把學會的業務推廣到一個境界;尤其帶領國家的周產期醫學與世界同步,是我們一直求進步的成果。但是我們不能自滿,醫學日新月異,日後有待繼續秉承創會主旨加強本會功能、提昇會員形象、專業人才培育、促進學術交流、國際化發展為職責,服務會員,並提攜後進,達到傳承的任務。
李前理事長在前輩建立厚實的基礎上,又帶領我們把學會的業務推廣得非常順利與成功,目前會員已增加至508名(學會婦產科會員493位,小兒科15位,護理人員73位),周產期專科醫師累計共380名,為歷年來會員之最!今年年會邀請台大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教授演講懷孕與百日咳,引起熱烈討論。學會可以舉辦懷孕與疫苗的議題,當然除了百日咳外,流感與人類乳突病毒等也要含蓋其中。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蔡甫昌教授的產前診斷倫理問題,在產前診斷實施多年後有必要加強這個議題的嚴肅性與必要性;尤其今年預備要推展的產前Array CGH,一定要有完備的諮詢系統來支持!
第五屆臺灣胎兒頸部透明帶測量與第一孕期的唐氏兒篩檢研討會於去年五月舉行,邀請Dr. Walter Placensia來臺授課與示範。未來希望可以推展我們臺灣胎兒頸部透明帶基金會利用本土研發的軟體,讓第一孕期的唐氏兒篩檢更具本土性與獨立性;另外第二孕期的唐氏兒四指標篩檢也收集了將近一年,可以整理並發表了,冀望能與二指標一樣---可以在國際發表臺灣自己的數據。
國建局籌劃的高危險性妊娠緊急醫療網,對於第二次高危險性妊娠的責任醫院業已評估完畢,並邁向成熟的階段。未來學會將繼續推廣高危險性妊娠再教育的活動以及高危險性妊娠訓練醫院的評核與成立,以期建立完善的轉診制度與風險規劃,並爭取高危險妊娠健保給付的實質意義。
李前理事長任內大家決議承接國衛院的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中文翻譯工作,這是一件耗時、持續且浩大的工程。希望各個承接醫院與負責醫師,秉持為國內周產期盡一份心力與教育後進的心情,戮力做好承接的翻譯工作,在此預先向大家感謝!
第18屆台日婦產科超音波和周產期懇談會在日月潭涵碧樓飯店成功圓滿落幕,很高興能見到許多年輕醫師踴躍參與。今年九月學會將組團前往日本東京與日本的朋友們交流,希望各位會員也繼續共襄盛舉,並鼓勵年輕醫師能多參與國際活動,培養國際觀。
學會成立於77年8月28日,至今已二十年,是不算長也不算短的時刻。未來兩年如果經費允許,本人提出可以開始做傳承的工作---編輯會史。這份艱鉅的工作如果得到大家的認同與幫忙,將可以讓後輩溫故知新、承先啟後,也為學會歷史立下痕跡。
再次感謝會員們對學會的支持與愛護,期盼所有會員們能持續支持學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並不吝隨時提出建言,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學會更加茁壯。敬祝大家新年新希望! -
第10屆理事長 - 李建南
時光芢苒,2007年已到來,在此先祝福各位前輩與會員新年快樂,新的一年事事順心。承蒙各位前輩先進的提攜與厚愛,敝人很榮幸能接任第十屆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的理事長,未來將承先啟後,服務各位會員,積極為各位會員爭取權益,拓展業務,朝向國際化發展。
首先感謝各位會員對學會的支持,在徐前理事長的帶領下,學會的業務推廣非常順利與成功,尤其是胎兒頸部透明帶測量與第一孕期的唐氏兒篩檢,早在2007年AJOG建議推廣第一孕期唐氏兒篩檢之前,學會去年就已著手培養胎兒頸部透明帶測量的人才,並舉辦了研討會,遠從英國邀請Dr. Oliver給大家非常精采的一日演講,讓各位會員對此篩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會員們的參與也非常踴躍,相信大家都很有收穫。未來,學會計畫舉辦更多的相關教育課程,讓各位會員也能拓展此項新的業務。
學會對於早產兒的防治也一直積極推廣教育,去年年會主題訂為「早產新知與Atosiban安胎新藥研討會」,並邀請三位知名國外學者和三位國內專家討論今年即將引進的更有效更安全的安胎新藥。未來,學會將繼續將此項列為工作重點,提供各位會員最新訊息。
去年國建局開始籌劃高危險性妊娠緊急醫療網,對於高危險性妊娠的責任醫院業以評估完畢,未來學會將繼續推廣高危險性妊娠再教育的活動以及高危險性妊娠醫師的培養與評核,以期建立完善的轉診制度與風險規劃。
此外,今年也將愛滋病孕婦的治療納入學會的教育重點之ㄧ,希望一方面因應孕婦愛滋病篩檢,讓各位會員能擬定治療方針,一方面也能對於新的國際治療趨勢有所認識。
第16 屆台日婦產科超音波和周產期懇談會在礁溪老爺飯店成功圓滿落幕,很高興能見到許多年輕醫師踴躍參與,今年學會將組團前往日本仙台與日本的朋友們交流,也希望各位會員繼續共襄盛舉,並鼓勵年輕醫師能多參與國際活動,培養國際觀。
再次感謝會員們對學會的支持與愛護,我們將繼續秉承創會主旨,服務會員,並提攜後進,期盼所有會員們能持續支持學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學會更加茁壯。 -
第9屆理事長 - 徐振傑
接任一年來,承蒙前任幾位長老、理監事,以及學會年輕幹部大家同心協力來打拼,當然更要感謝全體會員的支持與指教,讓學會過去一年來許多會務能夠順利進行,敝人在此致上十二萬分感恩。
去年接任之初,拜訪謝豐舟教授指示學會未來方向,他大老非常關心產科醫師給付不公和總額排擠效應,他認為孕婦不是病人,建議產科應與健保總額脫鉤,產檢和生產應由其他機構承辦。感謝婦產科醫學會楊友仕理事長和諸位大老體念產科醫師辛勞,爭取提高自然生產給付,以彌補過去給付不公。
目前產科給付增加,健保總額之下,令其他科別羨慕;而且產前檢查改由國健局負責,不再受限於健保總額,種種顯示產科的轉機,年輕醫師可以考慮投入周產期行列。
再次感謝全體會員支持,周產期專科醫師制度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專科醫師共有兩百多位通過。業已將周產期專科醫師資格列入衛生署委託學會進行全國高危險妊娠轉診責任醫院評鑑之必要條件。日後為了提高醫療品質,相信高危險妊娠健保給付也會隨之影響。學會將陸續增強周產期專科醫師的附帶價值,希望周產期專科醫師制度,帶給從事周產期醫學的各位專家尊榮聲譽和實質意義。
去年敝人所提出周產期醫學會的發展重點,謹此跟大家做個期中報告:
一、加強會務全面e化(完成度-85%)
會務傳遞e化可發揮即時效果以服務會員,和吸引年輕醫師青睞,每月會訊、報名表和申請單可自行下載,減少紙張郵寄,符合環保概念。所以上任以來馬上著手大幅修改學會網站版面,加強功能。
◆ 學會網站首頁有學會快報和學會看版提供近期即時消息。
◆ 衛教資訊提供大家相關新聞訊息。
◆ 活動訊息可以記錄學會曾辦過的活動或會議。
◆ 活動花絮提供學會活動的照片,吸引更多會員和民眾上網瀏覽。
◆ 會員專區為保密區域提供會員自行修改個人資料和溝通園地,歡迎大家對學會提出批評指教。
◆ 全國醫療網將介紹專科醫師分佈情形和詳細地址,提供民眾就醫選擇,提高醫療資訊透明化。
二、周產期醫學會周產期專科醫師制度(完成度-90%)
在產科底下細分周產期專科,邁向專業化,迎頭趕上國際趨勢潮流。去年一年共召開多次周產期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集思廣義共同建立典章制度,順利完成甄審,並已寄出專科證書,請大家妥善保存。
三、推廣早產防治衛教(完成度-75%)
王國恭理事提議應加強推廣早產觀念,去年年會主題訂為「早產新知與Atosiban安胎新藥研討會」,邀請三位知名國外學者和三位國內專家討論今年即將引進更有效更安全的安胎新藥,提供各位會員最新訊息。年會特別安排在東區亞太會館,讓各位會員能夠舒適地參加盛會。感謝張峰銘教授的comment:「參加這種年會才有醫師尊嚴!」。
四、推廣孕婦營養觀念(完成度-70%)
學會與美強生公司加強宣導現代化的正確營養觀念,希望從胎兒五種感官感覺的發展,訴求孕婦營養的重要性,其間舉辦多場大型活動說明會。控制孕婦飲食,攝取適當營養,寶寶發育正常,減少難產和剖腹產。
五、執行「高危險孕婦轉診計劃」(完成度-95%)
由於衛生署委託計劃辦法改變,去年「高危險妊娠轉診責任醫院」計劃延至年底才施行,業已完成東區高危險妊娠轉診責任醫院的評鑑,至此全國高危險妊娠轉診網已建構完成。將轉診醫院分為三級,透過對各地區醫護人員的再教育,將特殊案例後送至責任醫院,進行更專精的診療。
六、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完成度-65%)
去年學會組團參加在日本高松舉行的第15 屆台日婦產科超音波和周產期懇談會,賓主盡歡,尤其施景中副理事長和林珍如醫師載歌載舞,再次發揚國威;而且此次會議我們報告內容水準明顯超越日本,鞏固台灣在亞太周產期醫學的國際學術地位。今年十月將由我們主辦第16 屆,希望會員多多參加。
七、醫護人員再教育課程(完成度-70%)
除了例行舉辦的南北區護理人員基礎和進階課程,以及細胞及分子產前遺傳檢驗認證研習會。我們去年舉辦許多活動:
◆ 「人性化生產的安全面與法律面」研討會,希望在雙贏局面以營造親善性生產環境。
◆ 在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舉辦遺傳疾病篩檢研討會推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的基因篩檢,希望藉著母血篩檢唐氏症的成功經驗,來推動SAM篩檢計劃,請大家多多支持。
◆ 積極參予台灣大學社會系舉辦「產前篩檢公民會議」協助釐清醫學觀點,以讓社會大眾知道產科醫師的用心與苦衷。
◆ 學會舉辦「No Smoking!My Darling~為寶寶打造無菸家庭」記者會,加強宣導孕婦及一般民眾戒菸,並期望結合國民健康局與董氏基金會的力量,降低吸菸及二手菸對胎兒和孕婦的危害。
◆ 去年學會感謝陳持平教授幫忙,每個月在馬階醫院舉行北區月例會。今年月例會將由李建南主任和蘇怡寧醫師策劃改在台大醫院舉行,並為方便會員參加改在周日下午舉行,時間仍有待討論。另外今年也將舉辦許多學術會議,請大家多多捧場。
今年周產期醫學會的發展重點,除接續去年未完成的工作,在此提出幾點願景:
一、 成立台灣胎兒醫學基金會(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台灣分會),推廣胎兒頸部透明帶超音波檢查。
二、 改版「當代周產期醫學」。
三、 產房專科護理師的訓練與教育。
四、 合理剖腹產率以使剖腹產去污名化。
五、 舉辦第16 屆台日婦產科超音波和周產期懇談會。
六、 加強高危險妊娠教育和轉診宣導。
一年來承蒙會員對學會的關心和愛護,我們將繼續傳承教誨,提攜後進,期盼所有會員們能持續支持學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學會更加茁壯。學會是屬於大家的,理當服務會員大眾,學會更重視社會公益,回饋社會,並繼續為提昇台灣周產期水準,照顧婦幼安全而努力。 -
第8屆理事長 - 陳持平
周產期醫學會2003-2004發展目標
周產期醫學會成立迄今已經有十四年,在歷屆理事長帶領下及理監事的努力耕耘下,會務早已進入正軌,而且一直遵循著創會的宗旨努力邁進。
首先感謝各位會員以及前輩先進的關愛與提攜,第八屆將由本人接任理事長職務,面對目前社會經濟景氣不佳、醫病關係緊張,本人深感任重道遠,未來兩年,本人以及整個學會將會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因此,對於未來兩年任內會務發展的目標,經過多日深思,在此提出個人淺見,還望各界先進不吝賜教。
一、擴大招募會員:
一個學會能夠永續經營,必須要有足夠的會員人才,以及充沛的經費來源。會員是醫學會成立的基礎,年會費就是學會一年可以預計的最基本經費來源。因此,會員多寡可能足以影響一個學會興衰與否。學會是為各位會員的福利與需要而設置,所以會員人數將與學會盛衰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會員眾多的學會就不愁沒有基本觀眾,好比廟寺香火興旺必須靠忠實的信徒不斷前來膜拜。因此,本人將在短時間拜訪各大醫院有關科別的負責人,對於尚未加入本會的醫師或相關人員,予以誠摯地邀請入會。並歡迎非會員經常參加本會舉辦的各項活動,一起為台灣的周產醫學努力。
二、成立周產期醫學次專科醫師制度:
本人將延續前理事長楊勉力主任的概念,繼續推動次專科醫師的成立。目前歐美先進國家對於從事產前診斷以及治療的相關業務,大都歸屬此一科別。
所以我們也將推動此次專科業務的認證與評審,希望帶給本會會員真正從事產前診斷以及治療的相關業務的人員,能有另一種榮譽和受尊重感覺;而且民眾的利益與健康照顧,更能得到確切的保障。
三、加強與其他醫學會交流:
兩年任內希望能夠利用本人與其他理監事的人脈與關係,加強與婦產科醫學會、人類遺傳學會、新生兒醫學會、護理學會等學術團體密切交流,舉凡各種學術活動的共同主辦、研究交流、政策研擬等。
四、成立周產期醫學發展基金:
本人將成立幾位創會元老的獎學金,例如陳炯霖教授、陳皙堯教授、謝豐舟教授等獎學金,希望藉由這些大老的研究風範與崇高人格,砥礪年輕學者對於研究的奉獻與付出,再接再厲,薪火相傳。
五、成立台灣胎兒學基金會:
我們將與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合作,今年五月本人將協同秘書長徐振傑主任和副秘書長張東耀醫師前往英國倫敦,接受短期受訓,由其協助我們成立台灣胎兒學基金會分會。這個分會將也是亞洲第一個分會,希望未來能夠藉此將本學會跨國發展。
六、成立懷孕初期研究團隊:
成立懷孕初期研究團隊的目的在於希望利用各個醫學中心的資料,能夠在極短時間研發出一個結果,提供給臨床醫師參考。我們將聯合北部參予做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查的醫學中心,彼此訂定一個規章與合作辦法,遵循以前謝豐舟教授領軍的母血篩檢唐氏症的發展模式,為將來實施懷孕初期超音波和血清篩檢做暖身運動。
七、成立北、中、南、東區學術分組:
為考慮南北平衡與發展,將目前學術人才與活動分成北中南東四組編制,各類學術活動(例如月歷會或是特別演講)能夠就地取材,提供給當地會員參加,可以避免會員奔波勞累,並且也可讓不同人才發揮。
未來兩年本人深感責任重大,當以本會創會宗旨加強本會功能、提昇會員形象、專業人才培育、促進學術交流為職責所在,更期盼全體會員,能予本人時時鞭策,共創周產期醫學美好的未來。
-
第7屆理事長 - 劉瑞德
-
第6屆理事長 - 楊勉力
-
第5屆理事長 - 尹長生
-
第4屆理事長 - 謝燦堂
-
第3屆理事長 - 謝豐舟
-
第2屆理事長 - 陳皙堯
-
第1屆理事長 - 陳炯霖